一位老学长的传媒工作经验分享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标签
作者:李显格
误打误撞进入传媒圈
我是香港理工大学翻译与传译专业2014级的老学长,毕业后误打误撞进了传媒圈。做过线上雅思老师,在一线跑过新闻,现就职于中国日报亚太分社,担任翻译和评论研究员。
我进传媒圈完全是误打误撞,进入China Daily之前对传媒圈基本没有太多的了解。如果你本科也是英语专业,研究生念翻译,估计也不会想着做记者吧?
虽然我上学时没有动过做记者的念头,但是在理大念书时修过媒体翻译这门课,因此对英语新闻也不算完全陌生。
毕业后找工作那段时间,偶然间看到了China Daily的招聘信息。因为想找一个工作中经常用到英语的工作,所以我就在网上投出了简历。当时China Daily是想招网站编辑,但是我没管那么多,给了我面试机会我就去面了。面试官觉得我口语不错,性格外向,问我愿不愿意去做记者。说实话,这是我面试前完全没想到的,但是既然已经想在这个圈子试试了,我就抓住了这个机会,顺利入职中国日报,成为了一名记者。
刚入职的我被分配去了港闻组,写本地新闻。记者要做的并不是翻译,而是用英语进行原创性写作。做新闻的同事大多是新闻科班出身的,这让初入职的我倍感压力。在香港做记者,节奏是非常快的。那时的我几乎每天都是住处——新闻现场——公司三点一线的状态。晚上收到部门主任发来的第二天的采访任务之后,我就赶紧上网找各种相关资料做功课。
港闻的范围很广,做港闻记者意味着要经常跑教育、民生、政治口,偶尔跑跑财经口。大学发布重要科研成果、法庭审判重大案件、各种主题的国际会议都需要记者去现场写稿报道。
在做记者的时候,我觉得自己每天都在飞速成长。晚上搜集资料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,在新闻现场练习了广东话听力(很多活动是讲广东话的),现场用英文提问提炼出关键信息,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写出英文稿件……比上学时快太多,上学时翻译一篇文章可以有好几天时间慢慢琢磨,但是新闻稿件对记者的写作速度有着很高的要求。
和翻译一样,要想进步快,唯一的秘诀就是练!那个时候我平均一天要跑两三个新闻现场,写一到两篇去过现场的见报稿件,另外还要再写一两篇放上网的网稿。我那时候每天都会对比自己发给编辑部的版本和最后登出来的版本,从中找差距。从一个连导语(lead)都写不好的菜鸟成长为能写出让主管满意的稿件的记者,看似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,但是个中的艰辛真的只有自己才知道。
做记者有机会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,写各种各样的报道。记得我在香港遇到寒潮时采访过临时避寒中心那些无家可归的人,在现场报道过“占中审判”,采访过奥运代表团来港时兴奋的观众,也撰写过张德江访港时的报道。看着自己的署名文章一篇篇上网见报,所有体力上的辛苦又似乎变得不值一提。
意外回归“老本行”
做了半年左右的记者之后,由于公司内部岗位调动,我获得了去评论部做翻译兼评论研究员的机会。做翻译可以说是回归了我的老本行。在主流媒体的评论部工作,所接触的大多是政治经济相关的文章。我做记者时积累的本地政治知识,在翻译评论文章时全都派上了用场。
做评论翻译,每天需要看大量的外刊。我每天都会看《纽约时报》、《华尔街日报》、《经济学人》、《金融时报》、《南华早报》等英文媒体上的新闻和评论文章,了解时事,积累相关表达。
我现在做的翻译工作,有时候需要做全文翻译,有时候需要做编译。我们报社登出的评论文章都是英文的,有时候我会选取一些重要的评论文章,翻译成中文后,在《大公报》、《文汇报》、《香港商报》等本地中文媒体上刊登。这一类文章的时效性非常强,接到任务之后往往需要当天完成翻译,并联系好中文报社,确保第二天见报。这类中文传播文章翻译的特点是时间紧、文章长、专业性强(有一些文章会引用很多法律术语)。
至于中到英的翻译,则又是另外一种形式。有的撰稿人给我们投的文章是用中文写的,因此我需要将这些文章翻译成英文,在报纸上刊登。这一类文章的“套话”比较多,“中式废话”较常见,因此在翻译时要有所取舍。为了照顾到英文文章的可读性,在翻译这类时难免要多挠头,调整文章的叙事逻辑。
作为一名评论研究员,我也常常受邀出席一些智库举办的活动。以前做记者时,写报道需要加入的是别人的观点,但是以研究员身份出席活动则是被人采访。这种同在媒体圈,但是身份已经转变的感觉还挺奇妙的。
写在最后
如果大家有兴趣踏入媒体行业,应该搞清楚自己的优势和短板所在。非科班出身并不可怕,不敢面对挑战才可怕。工作之后,面对“死线”的逼近,除了激发自己最大的潜能完成任务,我们往往别无选择。
希望即将来港的学弟学妹,能准备好一颗强大的心脏,笑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!
编辑 | Kelly Peng
上一篇
从全职到自由:我从理大毕业的这五年
下一篇
从MATI毕业,我是这样找到工作的
Loading...